11月11日上午10时,机电工程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,高级工程师冯浩老师以"产教融合: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协同"为主题,为师生带来一场思想深刻、内容详实的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围绕产教融合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展开,通过七大模块的系统阐述,为职业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
七大模块层层递进 解析产教融合新范式
冯浩老师以"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答题"为切入点,指出在产业升级与技能人才需求激增的背景下,产教融合已成为破解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"两张皮"问题的关键路径。他通过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,深入剖析了产教融合的内涵:既是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的有机衔接,也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"双向奔赴"的共生机制。
针对"学校如何作为"的实践命题,冯浩提出三大行动方向:一是构建"专业群+产业学院"双轮驱动模式,二是打造"双师型"教师与产业导师互聘机制,三是建立动态调整的专业设置与课程标准。他特别强调,产教融合的深层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技能传承,更在于通过"教育-产业-区域"协同创新,激发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"造血功能"。
落地路径精准施策 成效展望未来可期
在实践路径模块,冯浩详细介绍了"三层推进"策略:基础层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,中间层依托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,顶层则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载体推动技术创新。针对措施保障,他提出需建立"政府引导、行业指导、企业参与、学校主体"的四维协同机制,并配套学分银行、技能认证等制度创新。
通过展示国内多所高职院校的成功案例,冯浩用数据印证了产教融合的显著成效:毕业生就业率提升20%以上,企业定制班学生留岗率超85%,校企联合研发专利数量年均增长30%。他展望,随着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推进,职业教育将真正成为"人人出彩"的阶梯。
育人温度赋能成长 共生韧性筑基未来
讲座尾声,冯浩以"让产教融合落地生花"为结语,号召师生以"闯"的精神、"创"的劲头、"干"的作风推动改革落地。他特别提到,机电工程学院始终秉持"育人有温度、造血有活力、共生有韧性"的发展理念,通过"技能文化节""企业导师工作坊"等品牌活动,构建起"产学研用创"五位一体的生态体系,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输送了大批"下得去、用得上、留得住"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。
此次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。与会师生纷纷表示,冯浩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操价值,为专业建设与个人发展指明了方向。机电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实践,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才优势,以创新之笔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