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4日,人工智能创新学术报告会-基于AI 应用开发平台的校园创新实践及人工智能前沿新技术介绍-圆满落幕。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薛红英组织召开本次会议,申昊伟老师担任主讲人,以"智启未来:AI应用开发平台驱动的校园创新实践与前沿技术探索"为主题,为全院师生呈现了一场AI技术与教育创新深度融合的学术盛宴。

本届报告会吸引人工智能学院100余名师生参与,覆盖计算机科学、大数据等多学科领域。人工智能学院立足"以研促教、以创育人"理念,将学术报告会打造为展示AI技术落地成果、促进跨学科思维碰撞的重要平台。申昊伟老师亲自设计报告会框架,薛副院长从技术选型、案例筛选到环节设置进行指导,确保活动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。
申老师主导基于AI的六大创新项目,技术赋能教育成果斐然,作为本次报告会的核心亮点,申老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前瞻视野,主导研发了六大突破性创新项目,全面展示AI技术在现实场景中的革新应用,同时将Dify平台、MCP协议等前沿技术转化为可视化演示系统,为现场的师生带来沉浸式的技术体验:

医智助手系统:申老师主导参议创建的基于Dify平台构建的医疗AI应用,通过多模型融合技术实现智能问诊准确率92%,已在林州红旗渠医院稳定运行4个月,服务患者超1.2万人次;
虚拟辅导员项目:运用Live2D技术打造的数字人,集成知识图谱与情感计算模块,实现7×24小时个性化答疑,学生满意度达95%;
物理运动学仿真平台:将传统教学案例转化为可交互3D动画,使抽象力学概念可视化,实验班学生课程理解度提升78%;
智能合同评审系统:结合N8N工作流引擎与MCP协议,实现法律文书自动化审核,时效提升80%;
校园AI助手矩阵:整合课程查询、心理咨询等12项服务,日均处理请求2000+;
边缘智能视频生成系统:突破性实现文生图、图生视频实时转换,创作效率提升10倍。
本次创新学术会议,人工智能学院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,积极响应国家“人工智能+职业教育”行动号召,活动聚焦“技术赋能教育、创新驱动发展”核心理念,旨在通过前沿技术展示、实践案例分享、产教协同研讨,积极探究AI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。
薛红英副院长在闭幕致辞中强调:"此次报告会不仅是技术展示的窗口,更是教育理念革新成果的检阅场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Dify平台让非技术专业学生也能开发AI应用,MCP协议打通了技术落地的'最后一公里'未来,学院将持续完善AI创新生态体系,让每个创意都能找到技术杠杆,让每项技术都能找到应用场景,为落实《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》要求、服务区域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。"
此次创新学术报告会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人工智能学院在AI技术创新与教育融合领域迈出坚实步伐。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,持续深化"教研赛创"一体化培养模式,构建"产教融合、课证融通"的创新育人体系,为服务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"AI+专业"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。